Loading...

產業新聞

Home / News

長庚攜史丹佛研究外泌體再生醫療 成果登國際頂尖期刊

2023/05/04  聯合新聞網

外泌體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醫界也都相當看好未來用於治療疾病。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振宏、主任醫師褚柏顯研究團隊,與美國史丹福工學院Sarah Heilshorn教授合作,成功提取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外泌體的方式,有望應用於腦中風、阿茲海默症等神經疾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項尖國際期刊「生醫材料(Biomaterials)」。

「胚胎幹細胞」一直被認為是再生醫學的重要細胞來源,而且已經被廣泛探索並運用於未來各種疾病的可能治療用途和方向,包括心肌梗塞、視網膜疾病、脊髓損傷、傷口復原和中風後的神經元修復。

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大部分再生能力的治療效果,在於它們所釋放出外泌體的效果。李振宏表示,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可取代「胚胎幹細胞」,其外泌小體的再生能力會通過擴散作用,作用於鄰近的細胞,誘發再生能力,以達增生修復之效果。

李振宏說,使用幹細胞直接療法時,實驗過程通常需要有非常嚴格的儲存和運輸方法,維持幹細胞的活力和表現並嚴密監測,以避免之後可能的畸胎瘤產生。

褚柏顯說,「胚胎幹細胞」一直受限於許多疑慮,包括注射活性幹細胞進入人體,有微小的機會產生畸胎瘤,需仔細追蹤。且因細胞結構完整尺寸大,容易產生排斥,在人體內的穿透力較差,也無法通過血腦屏障,應用範圍有限。因此目前再生醫學的尖端研究方向,都在尋找不須直接注射活細胞的新治療模式。

褚柏顯表示,外泌小體治療與細胞治療相比,不易引發排斥而且安全性相對較高,其中因為分子小,有穿透血腦屏障等許多優勢。因此使用源自於幹細胞來源可治療的成分,並避免直接使用活細胞的治療策略,已被認為更易於利用、生物製造和量產,成為未來轉譯成臨床治療方法的一個重要的進展。

林口長庚醫院溫明賢副院長指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外泌體的新方式,將促使各種人體臨床試驗研究積極進行中,希望對於未來的疾病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例如,使用癌症來源的外泌體作為標誌物,可用於檢測和預測癌症治療後的效果和反應。另外,也可利用幹細胞外泌體的再生治療效果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如腦中風、阿茲海默症、心肌梗塞、糖尿病以及關節退化等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