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產業新聞

Home / News

防範疫情捲土重來 李偉強:超前部署數位醫療生態

2021/06/07  DIGITIMES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打疫苗。隨著疫情的發展進程不同,公共衛生體系與民眾通力合作之下,全球性的病毒感染情況或有好轉的跡象。然而,隨著全球化發展,大型傳染疾病再起的年數已快速縮短,如何建立未來健康生活,不少專家都認為超前部署數位醫療健康生態實為關鍵。

疫情給全球上了一課 數位健康意識抬頭

各國疫情發展進程不同,有些國家如以色列、美國等地方已近半國人接種疫苗,使得過往的人流、車潮、航空業務已逐漸回溫。另一方面像是印度、南美洲等國家則是處於醫療資源崩潰、感染與死亡人數激增的狀況。台灣與國外相比,由於2020年疫情控制得宜,2021年初疫情逐漸升溫,都使得遠距醫療、線上諮詢、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care)照護的科技與應用獲得政府與產業的重視,以及民眾的廣大迴響。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務企管部主任李偉強分析,過去一年以來,疫情已經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型態,因為要避免與人接觸,使在家工作、居家照護、線上學習、數位購物都變成了日常,過去的不習慣與不會使用,在防疫情急之下,人們也必須開始學習。

以國外不少地區來說,大都會等城市房屋租金都下降了不少,大家傾向往人潮較少的郊區移動,但人還是有工作、交際、學習、購物的需求,因此轉為線上進行。在醫療的領域來說,線上醫療與照護需求增加不少,以台灣來說,目前遠距醫療已能在部分情況下提供很有效率的檢傷分類應用,也就是醫護人員在線上提供諮詢與民眾互動,真的有必要醫療需求時,才到醫院救治。同時間也能夠協助安撫身體不適的民眾,以及提供防疫的衛生教育資訊。

此外,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應用上,也可以透過線上詢問的方式,降低檢疫所人員的感染風險。事實上,十分講求安全和有效的醫療行為,在大部分時候仍有面對面處置傷口,及撫慰病患焦慮的功能。不過,李偉強強調,大型醫院是公共衛生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為了避免最後一道防線淪陷,現在與未來都可以透過數位方法,建立一道道的全民數位健康與「分級」醫療制度。

揮別兩極健康挑戰 須建立數位健康生態系

在過往的醫療經驗與習慣當中,都是「零與一的兩極挑戰」:沒有看醫生vs.去醫院看醫生。但在健康與生病之間,其實還有分為好多進程,從健康、亞健康、些微症狀、輕微疾病、中級疾病,到重度疾病、罕見疾病等都需有不同的健康、醫療、照護生態成員接手,而非將全部的「健康問題」都丟給醫院或急診的檢傷分類護理師承擔。

產業不斷探討的分級醫療,大多強調的是小病到診所、大病再轉診醫院。在數位健康的領域,則可以從居家開始利用數位平台諮詢,與社區藥局連線,讓藥師瞭解社區的用藥和營養保健需求,進而建立社區內的有機互動循環生態系。

同時間也與地方診所連線,資訊系統能夠協助分類與排列從輕症到重症的看診與治療的優先順序,不僅讓急重症在黃金時間內獲得醫療服務,也能夠讓輕症患者不用等待過久,即能得到初步的建議與指引。

不少流行病學家與國際醫療學者都預估,或許疫情未來五年內都不會結束,也有人說可能疫情流感化,每幾年都要打疫苗,或是過往十年一次的全球傳染疾病,時程將縮短成五年就席捲全球一次。面對流行傳染病每幾年穩定的傳染波谷,以及幾年後又來一次疫情流行的波峰,李偉強認為,政府與產業應該要及早部署全民大健康的數位健康生態系,才有機會降低下一次疫情來臨時,對於人類身家性命、經濟、國家發展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