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產業新聞

Home / News

【遠距醫療專題—資訊篇1】從紙本到IC卡 健保卡5種身份認證應用

2021/03/31  DIGITIMES

執行醫療行為,需要具足醫療人員、病歷資訊、醫療器材、給付金流、處方藥品物流等各環節,而診前確認病人身分,也成為提供正確醫療服務時的首要任務。隨著科技迭代、健保IC卡的大規模使用、遠距醫療需求湧現,都讓健保卡的應用深入病人看診與領藥身分識別、醫師電子病歷查詢、門診掛號排隊、健康檢查等5種情境。

說到醫療服務當中的身分認證,必須先瞭解21世紀,台灣人手一張的健保卡前世今生。全民健康保險從1995年開辦,前6年都採用紙本健保卡,蓋滿6格必須換新使用。由於健保卡紙上沒有照片,導致病人看病還要攜帶有照片的身分證才能確認本人。再加上重大傷病卡、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多種就醫資料的使用需求,健保署在2002年起,整合上述4種就醫資料,試行推出健保IC卡,初期紙本與IC卡並行,到了2004年起,全面使用健保IC卡。

現在,病人到了診間,將健保卡交給護理師插入讀卡機、連上健保署的「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醫師於臨床處置、開立處方、藥事人員調劑時,即能夠查詢病人西醫用藥紀錄、中醫用藥紀錄、檢驗檢查紀錄、檢驗檢查結果,包含電腦斷層攝影CT、核磁共振造影MRI、胃鏡、大腸鏡、超音波、X光等醫療影像,以及手術紀錄、牙科處置和手術紀錄、過敏藥物紀錄、特定管制藥品用藥紀錄、特定凝血因子用藥紀錄、復健醫療紀錄、出院病歷摘要,及疾病管制署之預防接種等12大類資訊。

雖然病人每次就診時的病情發展可能都有起伏變化,但藉由健保卡的雲端查詢結果,醫師能瞭解病人過去的檢查和用藥紀錄,有助於醫師的處方調整,並且有機會在限定情況下,減少重複檢驗所導致的健保經費無效率運用,更能減少檢驗科醫療人員的工作量,也能讓病人無須在偌大的醫院當中徬徨。

近年來,隨著BIO+ICT的智慧醫療科技興起,各醫院從線上App掛號、診前插卡報到、機台與App線上繳費、車牌影像辨識的智慧停車場等各方面,陸續走向e化和效率化的智慧醫院。在診前報到時,病人將健保IC卡插入顯示面板的右下方,語音助理會說「報到成功」,面板上也會顯示病人姓名與本次掛號的號碼。

門診前的自動報到系統,雖然叫號為主要功能,卻大大減少病人等待時,不斷敲門進入診間,詢問護理師是否輪到自己看醫生,如此打擾與侵犯前一位病人隱私的機會。更避免護理師必須一位一位叫號,聲嘶力竭的喉嚨損傷。在過號時,系統也會將過號後報到的病人,自動遞延兩位,確保現場準時候診的病人權益,同時也保障過號病人的看診順位。

不僅如此,從2018年起,若干醫院的85歲以上高齡門診病人,也享有敬老優先看診的順序,看診順序規則從「順號、順號、85歲高齡、檢後再診號、過號、特殊狀況號」依次排序。這都可看出科技與醫療臨床需求融合的最佳實例。光是診前報到系統,除了原本的叫號功能外,也必須順應門診現場需求。

以及並配合持續老化的台灣高齡社會,與時俱進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功能。

而在診所和醫院藥局領藥時,健保卡提供藥師確認病人身分,若有疑義也可直接連線確認處方。另一方面,相信大家每年健康檢查時,無論是到大醫院,或是健檢中心,也都會帶著健保卡,確認身分後,才開始從頭到腳,各科別跑關檢查。

蘊含個人健康醫療資訊的健保卡,除了上述5種常用情境以外,近期也因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緣故,也應用在進入醫院的實名制與陪病的身分認證上。同時,像到藥局買防疫口罩,也需要出示健保卡以玆證明身分。隨著醫療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的臨床應用發展,相信在病人身分識別與醫療資訊的多元應用洪流中,健保卡也將持續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