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產業新聞

Home / News

新藥產業發展的省思與展望(上)

2014/08/27

(來源:工商時報 2014-08-27)

作者: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副執行長阮大同博士

台灣正在醞釀一個新興產業的萌芽,即新藥研發產業(簡稱新藥產業)。採取廣義的定義,新藥包含需經過臨床一、二、三期人體試驗及審核批准的藥物。在此尋求競爭力的產業環境之下,國人無不爭相擁抱此明星產業,反映在一度曾達到9,000億市場規模的生技製藥領域的投資。

基亞日前公布研發中的癌症新藥,臨床第三期的期中報告,未達到市場的預期,造成投資大眾對新藥研發公司全盤性的恐慌,反應了投資大眾對此新興產業缺乏專業的了解。當新藥產業正在成長之際,對此產業建立正確的態度及認識,更顯得迫切及重要。

台灣是否適合發展新藥產業?

新藥研發是一個技術、人才、資本密集的產業。新藥產業有幾個特性:1.產品開發以全球市場為目標;2.投資大、高風險、高報酬率;3.產品研發期長、生命周期長;4.受各國衛生福利政策及法規高度的規範;5.新藥及其技術的智財權為價值所在。

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的小國,不適合發展內需型的產業。瑞士及以色列皆是以小國發展新藥產業非常成功的例子,瑞士更是擁有2家世界前十大的製藥公司(諾華及羅氏),令人稱羡。

台灣經由資訊與通信(ICT)產業的成功經驗,業者與投資者早已習慣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策略規畫及經營布局,且動輒上百億建廠的投資,亦展現民間資金的充裕及運用的能力,且投資者也充分認知創新的技術及智財布局,在競爭激烈的ICT產業,是致勝的關鍵,因此在智慧財產的取得及保護,累積了可觀的經驗以及人才。

再則,台灣國民教育及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非常的健全,基礎科學的研究也擁有雄厚的基礎,有能力提供新藥研發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及創新的發明動力。鑑於台灣發展ICT產業的經驗,台灣的確擁有發展新藥產業的基本要件。但畢竟ICT產業和新藥產業是完全不同的產業。一個新興產業所需要的人才養成,實務經驗及運作,上、下游支援鏈,相關法規及政策,投資管道等,皆需從無到有的建置,在在需要政府的決心及民間的投入。

尤其民間資金的投入,更是此以研發為導向的產業的命脈。雖然台灣的創投業已相當成熟,但對新藥研發的認識及投資還是有限,畢竟耗費數年到十幾年的新藥研發,和講求快速產品汰換率的ICT產業是相當不同。

所以如何在電子資通訊產業趨向微利化,民間缺乏投資管道之際,順勢導入投資新藥產業的民間資金,以確保新藥研發獲得民間資金長期而穩定的支持,將是台灣在此產業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