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News Center

Home / News

難治異位性皮膚炎新解方 台大公布口服新藥臨床成果

2021/05/03  聯合新聞網

台灣大約有兩百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當中大約十幾萬人屬中重度,使用傳統治療都無效者大約有一萬人左右。這一萬人使用各種藥物的療效都不佳,只能每兩周打一針生物製劑,若未符合給付條件,年藥費高達50萬元。台大醫院參與跨國試驗,發現每天服用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療效優於生物製劑,台大醫院皮膚部教授朱家瑜表示,有13%受試者病灶消失,原本全身到處紅癢痛,都不復存在。

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反覆發炎性疾病,好發於兒童期,有八成患者在五歲以前就發病,常合併有過敏鼻炎、氣喘等其他過敏性疾病。這次研究18國共收案838人,台灣共16人,台大、北榮、中榮、馬偕、成大、中山都有參與,台大收案占一半以上。

朱家瑜表示,傳統藥物治療可改善50%以上症狀,但可能影響肝腎功能,也有惡心、嘔吐、掉髮等副作用;三年前問世的生物製劑可改善一半的症狀,生活品質也變好,但需要每兩周打一針,患者常需要請假,造成不便。這次跨國研究的口服新藥,臨床感受明顯優於其他藥物,每天口服一顆,更方便也更有效,預計今年上半年可通過美國食藥署審核,下半年可能引進台灣。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指出,日、韓及台灣等亞洲人的異位性皮膚炎與歐美不同,亞洲異位性皮膚炎免疫反應較複雜,使用生物製劑單獨調控其中一路徑,雖然副作用很少,但對部分亞洲人效果不彰。新一代口服JAK抑制劑屬免疫調節劑,調節特定路徑,副作用比傳統治療少,但比生物製劑多一些。

朱家瑜提醒,新藥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仍有二到三成受試者的症狀並未顯著改善,另外也有五到六%受試者出現惡心、容易感染,長痘痘等副作用。副作用不嚴重,經擦藥等處理可改善,由於皮膚傷口變少,細菌感染反而減少。

新藥受試者都是成年人,但青少年試驗在進行中,未來會進入兒童試驗階段,台灣也有兩歲就收案的研究,未來可望在兒童期就有新藥可用,及早停止免疫觸發,讓病症止於童年。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烏惟新表示,目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如果使用其他治療無效,健保給付每兩周注射一劑生物製劑,一劑2.3萬元,每月藥費4.6萬元,一年藥費達50萬元,要價不菲。其他類型的JAK抑制劑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一顆大約一千多元,若以此估算,異位性皮膚炎日服一顆新藥,藥費會低於生物製劑。

烏惟新表示,大約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新生兒,會在出生後一兩年內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症狀,若能積極處理,可減少變成成年型個案的機會。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濕疹等疑似症狀,建議不要只停留在社群媒體上發問和交流,還是要尋求皮膚科或兒科專科醫師的協助。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此研究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相當於臨床醫學的桂冠,改變臨床治療的研究才能發表於此。台大皮膚部長期努力、深耕佈局,有改變現行治療的研究潛力,符合台大醫院作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