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指示藥退出健保議題,藥界認為明明跑一趟藥局就可買到,但現在健保給付,民眾反而要多花掛號費,健保還要支付醫師診察費,醫療成本太高,呼籲加速盤點退出健保;醫界則主張,有些經常性用藥若患者看完診又要跑藥局自費購買,花時間也花更多錢,應修法解套健保不給付指示藥規定。
藥界:加速盤點退出健保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指示藥納健保是違法給付,且造成的醫療支出不只是藥品費用,尚包含民眾到醫療院所支付的掛號費,以及健保支付的醫師診察費、藥師調劑費等,粗估光是一名患者的成本就超過七百元,但其實只要跑一趟藥局就可解決,以乾眼症購買一瓶人工淚液為例,百元有找。
黃金舜認為,小兒、急救用指示藥,考量特殊性且用量不大,支持健保給付,但其他類別藥品應回歸法規退出健保,尤其現在健保財務吃緊,必須精算支出。健保上路卅年,給付指示藥從一千多項降至現在仍有七百多項,退場速度太慢,每次幾十項,實在不痛不癢,呼籲加速動作,且加強教育民眾正確就醫、用藥觀念。
醫界:修法給付 一趟搞定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認為,表面上,指示藥退出健保可為政府省錢,實際上,民眾卻要花時間又花大錢。例如感冒到診所就醫付掛號費二百元,可接受醫師診斷且直接將三天份普拿疼及咳嗽、化痰、流鼻水藥與胃藥帶回家,不必另外花費,一趟搞定。
不過,若這些指示藥退出健保,周慶明指出,民眾就必須在看完病後,拿著處方箋到藥局買藥,一顆普拿疼自費上看十五元,萬一在偏鄉藥局少、每家藥又不齊全,變成要多跑幾家,可能至少三百、五百元才能買足,等於一年省了健保廿幾億元,民眾荷包卻要掏五十億元。
周慶明表示,考量民眾需求,建議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五十一條指示藥不列入給付範圍的規定,解套指示藥由健保給付算違規的狀況,也更便民。